在她的设计生涯之初,当罗宾·坎纳(Robyn Kanner)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时,她并不喜欢制作所谓的情绪板——也就是营销人员和设计师在构思新活动时使用的图像针板。
35岁的坎纳是一名创意总监,曾为拜登总统、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和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什·夏皮罗(Josh Shapiro)做过设计工作。她回忆说,在浏览现有图像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帮助她创造创意。因此,当她步步高升时,她决定尝试一种不同的方法。
事实上,坎纳女士已经完全放弃了“情绪板”这个词。相反,她创造了“世界”。她对结果很满意。“情绪板是一个想法。世界是一个能触动我所有感官的地方,”她说。“一个地方闻起来怎么样?”我听到了什么声音?我摸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世界是有生命的,而情绪板则是活在开塞钻板上的东西。”
现在,每当坎纳接受新客户时,她都会首先寻找一种共同的语言。“在乔什·夏皮罗的竞选活动中,重点是体育,”她说。他说:“这位州长真的很了解体育,他的内心也很真实。我是看篮球长大的,所以我知道如何和他谈论篮球。我们为他的竞选做了一件篮球运动衫,还为他的就职舞会建了一个篮球场。”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情绪板就一直是时尚和广告领域常见的头脑风暴工具。在1985年《芝加哥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室内设计师雷蒙德·韦茨(Raymond Waites)解释了他的创作过程:“我在脑海中工作,然后画出世界上其他人无法解读的缩略草图。然后我做一个“情绪板”。’我会用布料色板,从出版物上、人们家里的照片上挑选椅子的图片。”
近几十年来,制作情绪板或“愿景板”在年轻女性中也很流行,她们从杂志和其他来源中剪切粘贴她们想要的生活的振奋人心的图像。“我用Pinterest做情绪板,”21岁的库珀联盟学院(Cooper Union)学生Yun Gao说。“我一直在台上寻找视觉灵感。”
然而,在专业人士中,情绪板已经变成了passé,这是上一个时代的遗迹,在那个时代,品牌的定义要狭隘得多。“20年前,一个品牌实际上只是一个图标和颜色,”43岁的博尔邹·阿扎布达夫塔里(Borzou Azabdaftari)说。他是专注于品牌推广的数字机构NickelBron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随着‘品牌’这个词的演变,从你的内容的基调,到你在商店或餐厅播放的音乐类型,再到你的艺术类型,创造一个更全面的品牌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变成了活生生的、会呼吸的文件,可以改变和进化。”
39岁的亚伦·拉斯穆森(Aaron Rasmussen)是MasterClass的创始人之一,他在2010年推出了一种名为“血液能量药水”(Blood Energy Potion)的饮料,并放弃了情绪板,转而使用世界游戏。他为这种富含蛋白质的饮料创造的世界,包括吸血鬼、一个虚构的邪恶公司和一个名为Living With Bloodlust的网站。这种饮料是鲜红色的,包装类似于静脉注射袋。
拉斯穆森说,“方法论决定了术语。”他并没有有意识地从“情绪板”转向“世界”;他已经长大了。
品牌策略公司柯林斯(Collins)的首席创意官布莱恩·柯林斯(Brian Collins)说,情绪板是“尸体”。“我从职业生涯开始就使用‘构建世界’这个词,”他说。“我是由马蒂·斯克拉(Marty Sklar)介绍的这个想法,他领导沃尔特·迪士尼幻想工程多年。在我23岁的时候,他带我参观了迪士尼世界,漂亮地解释了他们的故事是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声音、音乐甚至气味被赋予生命的。”
虽然设计师对术语有强烈的感觉,但向客户解释“世界”是另一回事。“我试着让客户接受‘世界’而不是‘情绪板’,”坎纳说。“客户不懂这种语言。他们指望我来决定,所以如果我说‘世界’,那就是一个世界。”
“世界”似乎是“情绪板”最受欢迎的替代品,尽管品牌行业中的一些人更倾向于“品牌景观”和“领土”。拉斯穆森的最新项目Outlier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学习大学学分课程。拉斯穆森将其品牌指导方针称为Outlier电影宇宙(Outlier cinema Universe)。“它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外观。这是《银翼杀手》和霍格沃茨的结合。”
33岁的泰莎·穆(Tessa Mu)是营销人员合作平台WithPlot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她在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工作时经常使用情绪板。她说,那里的设计师“会把旧照片、从杂志上撕下来的东西、布料和小饰品钉在上面,以寻找灵感”。“当时随着Pinterest的兴起,情绪板成为了一种展示你的想法和想法的自然方式。”
穆女士大约在六年前开始听到“世界”这个词,当时她是一家名为Seed Health的益生菌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她说:“你不会觉得把一个想法提出来很疯狂,因为你是在构建一个世界,而不是一个情绪板。”“这让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穆说,因为“种子健康”的品牌设计灵感来自卡尔·萨根(Carl Sagan)和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她和同事甚至更喜欢“宇宙”这个词,因为“术语的转变唤醒了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只剩下什么了?多元宇宙。